
家庭暴力的定義
日期:09-14 來源:未知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中一方對另一方實施暴力的行為,目前已經成為普遍的一種社會現象。家庭暴力作用于直接受害人和間接受害人,如被毆打的女人和間接受害的孩子,使受害者身體和精神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家庭暴力的其形式既包括毆打、罰跪、捆綁、拘禁等,也包括威脅、恐嚇、辱罵等精神虐待。之所以稱為家庭暴力,其發生的范圍應為有有血緣、婚姻、收養等關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
常見的有丈夫對妻子、父母對子女、成年子女對父母等,但我們通常所說的家庭暴力一般指丈夫對妻子。聯合國大會在1993年通過的《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的宣言》,將家庭中對婦女暴力為“任何基于性別的、對婦女生理上、性或心理上造成,或可能造成傷害的行為,或使婦女遭受痛苦的行為,包括這些行為的威協,強迫和武斷性的剝奪自由,不論發生在公開場合或發生在家庭中,都是對婦女的暴力。”
從家庭暴力的類型來看,人格障礙、狂躁病人、精神分裂患者、更年期精神病和經前期綜合癥等都是家庭暴力發生的幾個主要類型。從家庭暴力的特點來說,普遍性和嚴重性是首要的,有四分之一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受害的女性數量已經超過強奸、搶劫和車禍受害人數總和,在全世界范圍內平均每7秒就有一名婦女遭到丈夫毒打。而反復性發作是第二特點,施暴人大部分無法真正認識和控制暴力行為,即使在答應不再施暴后依然會反復發作。第三個特點是形式多樣,以肉體損傷和性攻擊為最主要的方式,以及精神上的折磨,而大部分情況下是多種暴力方式相結合,受害人要承受多方的痛苦。另外,由于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暴力行為發生隱蔽性和反復受傷也是其重要特點,受害人在長期生活中無法有效預防反復性的暴力行為。
家庭暴力正在我們身邊不斷發生,而遭受暴力的多為女性。它侵害了受害人的身體和人格尊嚴,嚴重破壞家庭婚姻的和諧,給社會帶來了不穩定因素,更是對我國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如何預防、遏制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上一篇:離婚是由自己的過錯造成的怎么辦?
下一篇:家庭暴力婚姻解除要當機立斷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企業負責,本站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也不承擔您因此而發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