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企業資信調查
日期:09-13 來源:未知長期以來,拖欠賬款一直困擾著國內企業。
特別是中小企業,資金實力有限,被大量呆帳、壞帳所拖累,導致虧損、倒閉、破產的事情時有發生。
那么,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中小企業如何做到既抓住客戶,占領市場,又減少應收賬款帶來的損失呢?對合作伙伴進行資信調查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資信調查的概念對大多數國內企業還很陌生。
其實,中國最早的企業資信調查可以追溯到1932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國征信所。
然而抗日戰爭寶爆發后,征信行業基本從中國消失。
直至90年代初期,國內才開始有從事企業資信調查的公司成立。
90年代中期,外國的大型征信跨國公司開始正式進駐中國。
90年代末,小型私營征信公司出現,主要分布在沿海開放地區,提供地方性的企業資信調查服務。
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信用信息的透明度比較低,沒有具有普遍社會影響的企業資信數據庫。
一些政府部門掌握重要的企業信息,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企業注冊信息、年檢信息,統計部門的企業報表,稅務部門的企業納稅信息,法院的訴訟記錄,房產部門的房產抵押記錄等,但現在這些信息既沒有統一的管理、匯總,也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如何利用。
其結果是資料交換渠道閉塞,各政府部門有的對外提供信息,有的不對外提供。
一些在國外司空見慣的資料被作為“秘密”保管起來,收集企業的信用信息非常困難。
另外,我國企業資信調查概念引進不過十幾年,大多數國內企業還沒有做過甚至沒有聽說過資信調查。
一些企業認為調查對方情況或向對方索取資料是不信任對方,會影響雙方的合作。
企業資信觀念尚未普及,信用風險意識淡漠,也給我國企業資信調查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鑒于以上原因,企業要想調查客戶、供應商的資信狀況,最好委托專業的調查公司進行。
這些公司一般與各級政府關系良好,有固定的信息獲取渠道,加之經驗豐富的調查人員和分析人員,可以全面、客觀、公正地提供企業資信報告,成本低,效率高。
同時,作為專業性的調查公司,他們還可以為客戶保密,企業不必擔心調查會影響合作關系。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很多企業在被騙或發生大額賬款難以回收時才想到調查對方的資信狀況。
可是此時損失已經發生,再做調查有些象“亡羊補牢”。
所以,資信調查的最佳時機是在交易發生前。
根據調查結果決定是否交易,采用何種結算方式,授予多大信用額度,以規避風險,減少損失。
有些企業認為,對新客戶不了解,需要調查,老客戶很熟悉,就不用調查了。
然而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中,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企業成立,同時有成千上萬的企業倒閉,誰能保證您的合作伙伴能夠永遠正常經營呢?因此老客戶的資料超過一年時,最好重新調查一遍,以了解其最新動態,制定相應的信用政策。
選擇信譽好,資歷深的專業公司對客戶與供應商進行資信調查,做到“知己知彼”,防患于未然,可以有效的減少應收賬款,抓住市場機遇,使企業健康發展,在中國日益開放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上一篇:影響企業資信狀況的因素
下一篇:標準的企業資信調查報告的內容說明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企業負責,本站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也不承擔您因此而發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損害。